horizontal rule

欢迎访问本站。

上一页 孺童讲论语 论语

《孺童讲论语》第一章(2)

  (四)

  “有朋自远方来”,是《论语》中现代人最为熟悉、运用最多的一句,也是在理解上最为肤浅、错误的一句。这句似乎意思再明白不过的话,到底其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呢?

  “有”,通作“友”,“有朋”即是“友朋”。一些古书、古注在引用《论语》这句话时,多作“朋友自远方来”,可见“有朋”指的就是“朋友”。而“朋友”又是什么意思呢?正所谓“同门曰朋,同志曰友”。“门”,可以理解为“门户”。也就是说,同一位老师的学生,或是政见相同的人,称之为“朋”。所谓“朋党”中的“朋”,就是此义。而在志向上相同、兴趣上相投的人,称之为“友”。所以,“有朋”指的就是“朋”和“友”。

  “自远方来”,也是一个理解误区的所在。一般认为,这句话应该念作“自/远方/来”,即将“远方”作为一个词组来理解,而正确的读法应为“自远/方来”。

  “自”,是“从”的意思。

  “远”,与“近”相对,是“距离遥远”的意思。

  关键在于对“方”字如何理解,是否就是“方位”的意思呢?《说文解字》云:“方,併船也。”也就是说“方”与“并”同义。因此,“方来”就是“并来”,也就是“一起来”或是“一同来”的意思。

  “乐”,与上句“说”同义,也是表示高兴的意思。

  “不亦说乎”与“不亦乐乎”是以相同的句式,表示相同的意思,但为了避免重复,而换以同义字。这种现象很常见,如《诗经·关雎》云:“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;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;参差荇菜,左右芼之。”这三句句式相同,而其中“流”、“采”、“芼”也都是描写女子采摘荇菜的动作,但为了避免重复而用了三个不同的字罢了。

  现在该谈一下前面留下的那个伏笔了。刚才讲了,反问句式的目的是为了强调肯定的意思。也就是说,像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:一个人在不断获取新知识的同时,还能不断的温习它,使它真正转化成为自己的成果而不忘失,这样的“双重”收获,怎么能不令人高兴呢?

  “不亦乐乎”也是一样,必然有一件“好上加好”的事情发生,才能使人更加高兴,而不是普通的、一般意义上的高兴。可照目前的解释,“有朋自远方来”就是指有一个朋友从远方来看我,那我高兴就行了,为什么要加倍高兴呢?孔子也没有特别说明,这位朋友是否具备某种特殊身份,或是与孔子有什么特殊的交情。似乎这种理解,在前后的行文语义上有所欠缺,不太尽如人意。

  按照前面的解说,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:有一天孔子一开门,发现自己的同事和好友,不约而同地从很远的地方来看望孔子,这怎么能不令孔子双倍高兴呢?这样句义就显然顺畅多了。

  需要说明的是,这句话是“子曰”的,也就是孔子自己说的。孔子自己说话的内容,应该是从孔子的个人经验或经历出发的。据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云:“定公五年,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,故孔子不仕,退而修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。弟子弥众,至自远方,莫不受业焉。”可见,此即所谓的“有朋自远方来”。

  (五)

  “人”,指的是他人、别人。在此是孔子指称自己以外的人,当然也可以广义的理解为“所有的人”。

  “不知”,是“不知道、不了解”的意思。

  “愠”,即“怒”义,是“生气”的意思。但在并不是指的大怒,按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心中略感不平而已。前面已经“喜悦”、“快乐”了,故在此就更不会发怒了。

  “君子”,人成名而有德称为“君”,“子”为丈夫的通称,故合称为“君子”。

  那么,孔子所说的不会使人生气的“人不知”,到底具体何指呢?在此可有三种解读:

  其一,古人作的学问,大都是“为己之学”,也就是为自我的充实与提高而学习。那么,别人不了解我所学的内容和水平,也是很正常的;换言之,自己的学习情况当然是自己最清楚,别人必然不知,就好像自己吃饭,别人不会感觉饱一样,所以不必为此生气。

下一页 

唐诗宋词 全唐诗 唐诗300首 史记 孔子 孟子 四书五经 联系培训机构 联系培训师

感谢您访问本站。